了解脊椎側彎的運動訓練概念後,
(詳見文章:【脊椎側彎】會影響運動訓練嗎?矯正概念分享)
我們開始來更仔細的認識脊椎側彎!
首先,如何簡單檢測有沒有可能側彎?
可以看一個角度!ATR (angle of trunk rotation) !和x光照的看得脊椎側彎角度不同(cob’s angle)不同哦!
方式:兩腳自然站姿->身體前彎->量測角度/看高度差異大小!
優點:方便觀察
缺點:high sensitivity, low specificity...
(翻譯:測出來是脊椎側彎,真的是脊椎側彎機會高;但測出來不是脊椎側彎,可是不是脊椎側彎的機率低)
標準:(前提是你有可以測角度的尺)小於七度代表正常。
使用技巧:一般我會直接看兩側高度差異去知道身體側彎的方向,即可在運動中介入。
(圖中:綠色是脊椎、藍色是脊椎兩側突起不同高度的示意圖)
我不是要看脊椎側彎?為什麼忽然叫我看脊椎旋轉角度?
因側彎會伴隨脊椎旋轉:側彎從x光判別更方便,而旋轉可以從前彎觀察。
所以只能看脊椎旋轉角度嗎?
幾乎所有有重訓且單側腰酸的人走,我都會做以下幾件事去大致了解身體的狀況:
前彎:看脊椎旋轉角度(上面說的!)
站姿:兩邊肋骨、豎脊肌對稱性,與骨盆的高度差異。
(正面:我的右邊骨盆比較高、左邊肋骨比較凸!馬甲線...今天沒有XD)
(背面:可以去摸摸看兩側豎脊肌有沒有一樣凸!!這個最好自我觀察!!!!)
站姿:骨盆旋轉。找個牆或桌子,讓兩腳指頭與牆/桌面平行或貼著,去看兩邊的褲頭(骨盆)是不是和牆/桌面一樣距離?
(圖中的右邊的褲頭離桌子比較近,代表骨盆往左轉。)
看特定的腰酸動作是不是有其他問題:有些人其實是單側髖關節活動度差、胸椎活動度差造成單側腰痠。
為什麼脊椎有好的弧度很重要?
脊椎的弧度主要的功能是像彈簧一樣負責吸收衝擊,也就因此如果脊椎的弧度過凹或過屈,就會讓壓力只落在某幾節上。
不好的脊椎弧度,長時間下來會對脊椎造成什麼影響呢?
肌肉緊繃:當某幾節脊椎壓力增加,周圍的肌肉也會因為身體無法吸震而產生緊繃,可能開始會有肌肉痠痛!
椎間盤突出、退化:脊椎吸震的能力下降,也是負責吸收衝擊的椎間盤就會需要做更多的事,所以變得容易出現椎間盤突出、退化的問題。
骨刺形成:當脊椎不斷被壓迫,骨頭可能開始會形成骨刺~
(延伸:駝背矯正請按此看文章)
脊椎側彎的弧度會是過平還是過凹?
一般而言在脊椎側彎明顯的區段,脊椎活動度差。上下段的脊椎可能選擇加大弧度去代償消失的活動度,所以以腰椎來說可能會加大腰椎弧度(過度挺腰)、胸椎會加大(駝背增加)。
但脊椎側彎會隨著年紀增加,慢慢變成弧度過平的現象。而脊椎曲線消失(腰椎後凸),是成年人常見的腰痛原因!
所以要解決脊椎側彎的腰痛,「側彎」和「弧度過平/過凹」哪個最重要?
即便主要問題在「側彎」,但脊椎弧度沒有回復,在未來可能也有一些併發症產生。
側面的弧度影響疼痛更多!
脊椎曲線消失會造成疼痛,有什麼情況下也會造成曲線消失?
除了脊椎側彎的影響外,很多脊椎曲線消失的人,常常發生在過度矯正骨盆前傾的人身上!
骨盆後傾過多會讓腰椎曲線變直(腰椎後凸),一開始會因為背部肌肉放鬆而覺得舒服,但時間一長就會又開始出現腰痛的狀況了!因為脊椎無法吸收衝擊,肌肉又慢慢開始緊繃。
留言列表